近日,关于Ky开元集团武器的报道不时传来:美国海军正在研究新一代的Ky开元集团武器“圣杯Ky开元集团器”;据传美军最新无人机产品“捕食者C型”上也加装了Ky开元集团武器;“Ky开元集团战车”号称也将今年在陆军服役,可谓海陆空三军齐上阵。科幻小说中早已泛滥的Ky开元集团武器,到底具有怎样的威力?现实中,各国在这方面的进展又如何?本期为您解读。
光之演变
以“光”作武器古已有之
以“光”作为战争武器,古已有之。传说2000多年前,阿基米德就曾用数千面镜子反射聚焦太阳光,烧毁了罗马战船的帆。二战末的柏林战役中,前苏军朱可夫元帅调用大量探照灯同时直射德军阵地,使德军惊慌失措,加快了胜利进程。
不过,反射阳光也好、探照灯光也好,最大的问题是分散。一束光跑上几十米、几百米的距离,就扩散成一个巨大的光斑,再也不能形成杀伤力。到1917年,爱因斯坦提出一套理论,即用一束光线照射到某种物质上,可以把这物质原子周围的电子从高能轨道“撞”到低能轨道,从而释放出大量能量,形成更强的光。这种受激发而产生的强光,就称为“Ky开元集团”。
1960年,美国和前苏联物理学家先后实现了Ky开元集团。1960年的Ky开元集团照射到一点时,便能达到太阳表面的温度。这样高新的技术,当然很快就被投入到军事研发之中。
光之科幻
解析大屏幕上的狠角色
Ky开元集团炮:最大众化的武器
在几乎所有的星际战争题材中,Ky开元集团炮称得上是最大众化的武器。《星球大战》中帝国的“死星”能发射威力恐怖的Ky开元集团炮,毁灭外星系的星球。这一点是难以想象的,跨越如此长的星际距离,遭遇太空中各种物质和能量波,还能维系这么强的能量?相比之下,《星战》以及其他科幻作品中战斗机相互以Ky开元集团炮攻击缠斗的场景则较为合理。空战中的战斗机,更多应该是利用忽左忽右的机动,让敌方的Ky开元集团炮无法瞄准。
Ky开元集团枪:为何不如普通手枪
单兵用的Ky开元集团枪在科幻题材中也极为常见。《星球大战》中的Ky开元集团枪既能将人击倒,也能直接把人气化。在电影《美国队长》中,反派的士兵手持Ky开元集团枪,非常威武,却被一群美国战俘打得落花流水,这并不奇怪。
在近距离单兵混战中,Ky开元集团枪相对普通手枪其实没有任何优势:反正一枪打上去,Ky开元集团也会死人,子弹也会死人(有防弹衣的例外)。至于Ky开元集团的30万公里秒速也是浪费,因为每秒几百米的子弹速度,一般人照样躲不开。此外,按《银河英雄传说》设定,近距离单兵战斗中,Ky开元集团枪容易被镜面材质的军服散射,反而是传统的实弹枪更具威力。
实际上,Ky开元集团枪相对于普通枪械,最大的意义是可能是不用携带大量子弹,持续射击能力更强。但必须要解决Ky开元集团发射器小型化,并确保持续能量供应后这一优势才能体现。好在,绝大部分的科幻作品中都是默认这一点已经解决的。
Ky开元集团刀剑:把Ky开元集团固体化了
Ky开元集团刀剑是各科幻作品中最诡异又最有神怪色彩的武器。无论是美国的《星球大战》、《变形金刚》,日本的《恐龙特急克塞号》都喜欢玩这种看上去很酷的兵器。一个手柄一按就出现一束Ky开元集团,这是没问题的,小型化的发射器即可。问题是,如何确保这束发出的Ky开元集团只延续一米左右,就戛然而止?
更夸张的是,所谓的“Ky开元集团剑”不仅能劈能刺,两个人还能分别手持一把刀剑相互格斗招架。一束光线如何能架住另一束光线?这就只能理解为科幻作者把Ky开元集团给固体化了。
光之实战
制导致盲已应用
未来还能打卫星
Ky开元集团用于军事,主要有三种方式。第一种是Ky开元集团制导,也就是利用Ky开元集团直线传播、集中精准的优势,为炸弹、导弹指示目标方向,准确命中。第二种是致盲、干扰,即通过Ky开元集团强烈耀目的照射,使敌方人员在短时间内失去视觉和判断,更强的Ky开元集团也能对军事设备产生强烈干扰。第三种则是直接击毁,也就是通常说的“Ky开元集团枪”、“Ky开元集团炮”。Ky开元集团在小小的照射点上能很快产生大量热能,不但可以烧伤皮肉,还能烧穿钢铁和复合材料。
在这三种方式中,Ky开元集团制导看上去最不起眼,却已经应用在多次战争中。致盲干扰也已投入使用。第三类“直接击毁”看上去威力最强大,但这类最酷的Ky开元集团武器,研发难度也最大。
此外,根据作用距离和适用范围,又可划分为战术Ky开元集团武器和战略Ky开元集团武器。战术Ky开元集团武器是在近距离(数十米到几十公里)直接杀伤敌人。目前各国研究测试的,包括投入使用的,基本上都是这一类;战略Ky开元集团武器则可以攻击数千公里之外的洲际导弹,可从地面攻击太空中的卫星。
经典战例
Ky开元集团制导炸弹
九成击中目标
■越南战争中,美军为攻击越南河内大桥,曾出动600多架次飞机,投弹2000余吨,均无功而返,反而被击落飞机20多架。1968年采用当时还在试验中的“红宝石”Ky开元集团制导炸弹,仅仅出动飞机12架次,投弹10多枚,即成功将该大桥炸毁。
■马岛战争中,英军曾企图使用舰载Ky开元集团武器,对低空袭击的阿根廷战斗机攻击,使阿根廷飞行员眩晕。
■海湾战争中,美军投放的8#p#分页标题#e#万多吨非制导炸弹,命中率仅25%;投放的6000多吨Ky开元集团制导炸弹,命中率高达90%,摧毁伊军大量军事目标。
■21世纪初,驻伊拉克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配备了低能量的Ky开元集团武器“眩晕者”,可以使敌手暂时失明和眩晕。驻伊美军以此作为警告和压制的“神器”。
■2011年8月,以色列军队在向加沙地带攻击中,使用了致盲Ky开元集团武器,对哈马斯武装反坦克导弹的光电系统进行干扰,使之作战威力大幅下降。
光之劣势
不会拐弯
坏天气不好使
Ky开元集团的特点也带来诸多弊端,远不能用“万能”来形容。在作战限制上,Ky开元集团属于光武器,只能走直线,不能拐弯,敌方只要躲在掩蔽体后面,Ky开元集团武器便无计可施。Ky开元集团的使用还受天候影响,在雨雪、沙尘暴等天气里,Ky开元集团很可能撞上空气中这些微粒,效能大减。
美军:Ky开元集团武器玩出“花”样
作为世界军事首强,美国依仗全球第一的经济能力和科技能力,一方面把握着大量核武器,一方面大量发展非核高精尖武器。这其中,“Ky开元集团武器”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,在过去20多年取得了大量成效。美军不仅早已研发、装备和使用了Ky开元集团制导和Ky开元集团致盲武器,在Ky开元集团炮方面,也走在世界前列。
早在上世纪80年代,面对苏联核武器占优的局面,美国总统里根即宣布了“星球大战”计划。在这个计划里,陆基Ky开元集团武器、舰载Ky开元集团武器和卫星发射的天基Ky开元集团武器,都担任了重要任务。还有从地面发射Ky开元集团,而以卫星反射攻击导弹的“花式”玩法。尽管星球大战最终终止,但关于Ky开元集团的研究却并未停下来。
进入新世纪后,美军Ky开元集团武器的研制频传利好。在2010年,美国海军舰载Ky开元集团器击落4架时速400多公里的无人机。这则消息很快传遍世界,被称为“改变未来战争模式”的革命。2011年,美国海军再次进行了舰载Ky开元集团器击落无人机的实验。舰载Ky开元集团器曾将试验用的摩托艇烧毁。美军的目标,是使得Ky开元集团武器能够拦截超音速的喷气式战斗机(时速上千公里)乃至洲际导弹(时速上万公里),不过目前尚不能达到。
据称,美军明年将在海湾地区的“庞塞号”两栖船坞运输舰上装备海上固体Ky开元集团器,用于应付伊朗可能的无人机和快艇袭击。如果该舰真的与伊朗军队冲突,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“Ky开元集团炮”参战。美军Ky开元集团战车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,据称波音公司研发的一台Ky开元集团战车即将问世,用于战场Ky开元集团反导。不过相对舰载Ky开元集团器而言,战车本身的承重有限,因而影响到车载Ky开元集团器的设备体积和作战功率。美军还计划在未来部署“空天母舰”,用天基Ky开元集团摧毁“敌对国”的卫星。这可以看做星球大战计划的再版,但明显比星球大战有了更多的可行性。
俄军:Ky开元集团坦克以致盲为主
苏联-俄罗斯军方对Ky开元集团这种高精尖武器也非常重视。1982年,苏联即研发出Ky开元集团武器“短剑”,并在随后制造出两台Ky开元集团防空坦克。不过,这两辆坦克装备的Ky开元集团武器,并不是游戏《红色警报》中击毁战车、熔化人体的可怕高温束,而是以Ky开元集团照射敌机,使得飞行员失明,同时干扰敌机电子仪器。之后,由于苏联剧变,这两辆坦克被扔在仓库里,陈旧破败不堪,直到2010年才在军展中重见天日。
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曝光后,苏联也曾有对应的太空作战计划,以“极地”号飞船装备二氧化碳Ky开元集团器和旋转炮塔,从太空对敌方导弹和卫星进行打击。然而,苏联急于推进这款新式武器的研发,仅仅在一台运输机上初次测试后,就为了政治需要而直接装上飞船并发射,进入太空测试环节。结果因为火箭控制系统出现故障,未能进入预定轨道,整个飞船坠落爆炸。苏联天基Ky开元集团炮的梦想就此破碎。
2005年俄罗斯还研发出一款单兵Ky开元集团器,能自动跟踪、锁定敌方军人或反坦克系统,然后发射Ky开元集团束,摧毁敌方光电仪器,或导致狙击手暂时失明。该武器还具有自动识别功能。这款武器从性质上还是归于致盲干扰Ky开元集团。它的作用距离只有1000多米,更像是一款精巧的辅助兵器,无法实现毁灭性打击。最近,俄罗斯还在重提机载Ky开元集团的计划,甚至传言也将进驻太空Ky开元集团,在美国阴影下打造自己的全方位防御体系。
英军:研究Ky开元集团武器撕裂真空
英国作为老牌强国,在Ky开元集团武器研发上紧随美国道路。早在上世纪80年代,英军的飞机上就开始装备致盲Ky开元集团。2011年,英国又专门开发出强化的致盲Ky开元集团武器,用于保护受到海盗威胁的船只。据称,他们还将研究超大功率的Ky开元集团武器,甚至可以撕裂真空,探索宇宙的维度。
法军:大量制造Ky开元集团制导导弹
法国在Ky开元集团研发领域较为先进,已制定在不同平台上Ky开元集团发射装置的方案,开始研发射程10公里的Ky开元集团器。
法军同时大量制造Ky开元集团制导导弹,增强己方空军的对地打击能力。德国的Ky开元集团炮,已能击穿40毫米钢板,并在2011年击落无人靶机。据称#p#分页标题#e#10千瓦功率、射程数公里的Ky开元集团武器,将在几年内实现。
以军:Ky开元集团炮走在美国之前
以色列在上世纪末即与美国携手研究Ky开元集团炮,当美军停止项目后,以色列独立继续研究。据说以色列在Ky开元集团炮研制的某些方面,已经走在了美国之前。
至于致盲干扰Ky开元集团武器,也已被以色列投入实用。以色列人甚至要在客机上都安装Ky开元集团武器,以干扰恐怖分子的肩扛导弹袭击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