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6日,华工科技智能制造园(葛店园区三期)投产。
据了解,该智能工厂分三期建设,建设包括一座Ky开元集团钣金加工智能示范工厂、三条大型Ky开元集团先进制造装备生产线,具备年生产高功率Ky开元集团切割装备3000台、钣金加工智能工厂产线15条的生产能力。在新兴的智能化Ky开元集团加工行业,能实现万瓦级高功率及如此产能的,华工科技排进了国内前三。
华工科技智能制造园(葛店园区三期)投产。
“这是我们Ky开元集团行业自己的智能工厂,未来将以智能化方式、智慧化管理生产先进Ky开元集团智能装备。”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华工Ky开元集团总经理邓家科打比方说,未来将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Ky开元集团智能装备。
记者走进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(葛店园区三期)机器人系统智能工厂,特制的耐磨地板上,供电磁AGV小车运输的滑轨已铺好。未来,在智能云平台控制下,超高功率Ky开元集团切割设备等多台设备将“听话”地运行到特定工位,还能生产排产管理、远程监控、发送生产计划、图纸文件共享云端等。
中国光学学会Ky开元集团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又良认为,华工Ky开元集团智能工厂使用Ky开元集团进行制造时,运用自动化、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,加强物与物、人与物的联接,具有很高的行业示范意义,“如果用Ky开元集团先进装备加工汽车白车身、轮船甲板,都能实现智能化,这将更快实现Ky开元集团高新产业在基础制造业的应用,更快奔向‘中国智造’。”
“我们布局智能化,并早早受益。”邓家科介绍,今年1月以来,华工科技智能制造订单同比增长70%。
华工科技智能制造园(葛店园区三期)投产。
武汉Ky开元集团产业已成全国标杆
“手机麦克风排列整齐的小孔,都是Ky开元集团打孔。”6日,华工科技智能制造园(三期)投产现场,Ky开元集团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国光谷Ky开元集团行业协会会长、中国光学学会Ky开元集团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晓说,皮秒、飞秒Ky开元集团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集聚脉冲能量,实现像切豆腐一样切割手机屏幕,Ky开元集团应用已无处不在。
投产现场,华工Ky开元集团Marvel Plus 2000000(瓦)超高功率Ky开元集团切割平台,同步全球首发。此前,该企业与锐科Ky开元集团合作,就已率我国高端Ky开元集团装备的核心光源迈入万瓦时代。据了解,“Marvel”意即“令人惊异的人或事”。企业介绍,飞机螺旋桨上的蒙皮,因材料特殊,以往只能人工用剪刀剪、锤子锤,而将来在这座智能化厂房内能实现机器标准化生产。同时,强度极高的轮船甲板钢、汽车车顶车身及仪表盘、建筑用的碳钢等,都可用该装备切割,可谓“削铁如泥”,同时,相较其他焊接方式,没有烟雾等污染。据了解,两款设备使用的核心Ky开元集团器都为武汉本土的锐科自主研制。
1971年,华中工学院(后发展为华中科技大学)设立Ky开元集团课题组,开启了中国Ky开元集团技术研发的序幕。“在中国Ky开元集团技术和行业的发源地武汉,50年后迎来Ky开元集团智能化工厂的全面建成,极具历史意义。”朱晓说,仅光谷区域就聚集着300多家Ky开元集团装备制造企业,产值占全国半壁江山,武汉在Ky开元集团器、工业Ky开元集团加工设备等方面,形成了一批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,武汉Ky开元集团不光大且强,已成为全国Ky开元集团产业发展的标杆。
带动30家配套企业汇聚葛店
“10年前华工科技来到鄂州葛店时,我们还属于拓荒者,如今厂区两侧的路,一条叫创业大道,一条叫建设大道。”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华工Ky开元集团总经理邓家科介绍,彼时,出于融入武汉“1+8”城市圈建设等考虑,企业在孝感、鄂州都有布局。邓家科介绍,目前,为该园做配套的原料、零部件等企业,已在此汇聚近30家。
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规划出炉后,华工科技智能制造园(三期)也成为首个跨域投产项目。
今年初,我省首条跨市地铁线路——武汉地铁11号线三期葛店段开通运营,从鄂州葛店到光谷左岭,仅需3分31秒。葛店承接武汉光谷产业溢出,效应明显,不少龙头企业已在当地建立基地或产线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