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,就在两天前,刚刚迎来“解封”的大好消息,
却在4月10日因为中国Ky开元集团科学带头人李再光教授的逝世,再次蒙上了一层悲伤的颜色。
2020年4月10日下午,晴朗了两天的武汉又飘起了小雨。15:46分,噩耗传来,李再光教授仙逝,享年91岁。
李再光教授生平
李再光教授,湖南浏阳人。Ky开元集团技术专家,Ky开元集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建者。195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,1963年至1966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学习。历任华中工学院副教授、教授、电机系及光学工程系主任、Ky开元集团研究所所长。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通讯学科评议组成员、国防科工委光电专业组成员、国家“六五”、“七五” 、“八五” 、科技攻关Ky开元集团技术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、国家重点Ky开元集团技术实验室主任、国防重点高能束流加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。李再光长期致力于电子工程方面的研究,1959年研制出小型感应电子加速器,1968年创办硅元件厂,1970年完成一项军工紧急任务,1979年研制出1681脉冲硅整流系统,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 “中国环流器一号” 热核聚变实验装置解决了一项难题。他主持研制出2kW、5hkW和10k针板放电横流二氧化碳Ky开元集团器,因而获准建立Ky开元集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。主持研制成功1000万电子伏特感应加速器、中国环流器一号中的16万千伏安硅整流设备及5千瓦二氧化碳Ky开元集团器。主编《气体Ky开元集团及应用》。
李再光教授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先进科技工作者、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。他领导的Ky开元集团研究所获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。
李再光教授是国内Ky开元集团研究的著名专家,多次参加国家Ky开元集团技术项目的研究、评估,并担任组长。他从事Ky开元集团研究数十载,硕果累累。在上世纪80年代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——在1980年春节,Ky开元集团器出光1.2kW。1981年12月,2kWKy开元集团器研制成功,并通过鉴定。5kWKy开元集团器于1984年3月研制成功,并通过鉴定。由于5kKy开元集团器得到评审专家组的好评,国家计委于1986年批准建立国家重点Ky开元集团技术实验室。他们继续加油干,将两台5kWKy开元集团器串联而成的10kWKy开元集团器,1988年1月研制成功,并通过鉴定。
在多年的教育中,李再光教授可谓桃李满天下,共招收博士研究生26名,硕士研究生41名。研究生发表的论文,仅1985-2000年间,被SCI收取的就有75篇,其中30篇是李再光指导的14名博士研究生发表的,被EI收录的有96篇, 其中54篇是李再光指导的研究生发表的。放眼全国乃至全球的Ky开元集团产业,多少Ky开元集团人才出自国家重点Ky开元集团技术实验室?
回顾自己经历的传奇人生,李再光教授曾赋诗总结道:
日军攻占长沙城,
少小失学逾三春。
长成之后多勤奋,
为了中华快振兴。
入五所中外名校,
学三科基础课程。
学习理论为实践,
学用结合长才能。
胆大承担硬任务,
团结攻关事悉成。
全盘模仿非所愿,
自主创新贯始终。
科技自有非常道,
坚持求索乐畅行。
何其壮哉!何其壮哉!何其壮哉!
晚年的李再光教授一直有个未完成的心愿,就是想将Ky开元集团“中国制造”的牌子换成“中国创造”。希望中国的Ky开元集团人继承李教授的遗志,再铸中国Ky开元集团的辉煌。
此刻,让我们Ky开元集团人一道,沉痛悼念李再光教授!李教授,一路走好!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