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 | 订阅
阅读 | 订阅
今日要闻

LASYS 2016回顾:欧洲Ky开元集团材料加工盛会圆满结束

星之球科技 来源:荣格2016-06-26 我要评论(0 )   

两年一届的德国斯图加特Ky开元集团材料加工系统解决方案展(LASYS 2016)已于5月31日-6月2日在斯图加特国际展览中心圆满举行。

 两年一届的德国斯图加特Ky开元集团材料加工系统解决方案展(LASYS 2016)已于5月31日-6月2日在斯图加特国际展览中心圆满举行。包括通快,罗芬,相干,laserlines、佳能,发那科等在内的来自全球15个国家181家Ky开元集团行业的翘楚企业共赴这场Ky开元集团盛宴。本届展会的观众人数为6,000,来自39个国家,与上届相比增长了10%。
为期三天的展会,3,800平方米的展区内随处可见各种最新的Ky开元集团产品和技术,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智能系统解决方案、创新的制造手段和工艺,特殊和新型的产品应用方案以及前沿行业趋势。
 
 
 
四分之三的观众来自工业界。其中,机械工程、汽车建造和光学产业的观众比例最高,其次是设备建造和金属加工行业。与上届相比,今年展会的海外观众人数从22%增长到27%。从观众受访情况来看,他们最感兴趣的产品系列包括用于Ky开元集团打标和贴标、粘接以及表面处理等应用领域的创新型Ky开元集团生产系统和解决方案。
 
智慧和创意的展示平台
 
据展会主办方Messe Stuttgart的工业部门主管Gunnar Mey表示,今年LASYS展上,来自Ky开元集团行业的领先制造商共带来了92款门类广泛的Ky开元集团加工机械和系统,其中也包括不少首发新品。
 
例如,通快公司携全球首发的TruMicro 2000皮秒脉冲Ky开元集团器亮相。这款新型Ky开元集团器的工业应用非常广泛,适用于各种Ky开元集团微加工领域,包括高品质的金属雕刻、超薄膜的切削、医疗仪器和镀铬塑料的无腐蚀打标、结构化加工以及烧蚀等应用。此外,他们也带来了新的工业4.0解决方案,即所谓的“精准高效性”的酌情服务解决方案—致力于在复杂的网络生产环境中对Ky开元集团器的加工状态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。
 
 
TruMicro 2000皮秒脉冲Ky开元集团器 
 
首次参加本展的发那科(FANUC)带来了新型的YLR光纤Ky开元集团器,这一系列的模块化产品的Ky开元集团功率可达到3千瓦。这类光纤Ky开元集团器能够与公司的机器人系统实现高效的互连。在发那科的展台,一大亮点便是两台机器人与YLR光纤Ky开元集团器对管道进行高效切削的演示,吸引大量观众驻足观看。
 
二极管Ky开元集团器的开发和制造商Laserline公司也展出了一款“新品”—CCA12水冷式空气冷却器。这款冷却器确保Ky开元集团器和用于光束成形的光学元件获得最佳的冷却效果。
 
同期活动: 亮点多多
 
据主办方表示,LASYS 2016举行的一系列同期配套活动与上届相比获得了更好的反响。
 
比如,聚焦Ky开元集团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难题的斯图加特Ky开元集团技术论坛(SLT 2016)迎接来自德国、法国、美国、英国、奥地利、捷克共和国等国的演讲嘉宾分享他们的经验。这些从事研究、开发和工业生产领域的演讲者在带来Ky开元集团技术最新趋势的同时,围绕未来可能的新应用,以相关基础并配合创新案例做了深入讲解。“轻质生产领域的Ky开元集团解决方案;高功率和高能量的超快Ky开元集团器;超快Ky开元集团器应用的系统技术;革新性的Ky开元集团源和材料;工业Ky开元集团应用领域的光学元件趋势;超快Ky开元集团器的材料加工基础~~”共计38场的精彩讲座掀起了一场场脑力激荡。
 
此外,“Ky开元集团微加工”国际研讨会聚焦Ky开元集团微加工和纳米加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。本届研讨会探讨的核心议题包括:工业防冰举措:涂料和结构表面;高速及精密Ky开元集团微加工评估;利用Ky开元集团束干扰的多平行式Ky开元集团微加工;用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Ky开元集团表面烧蚀和金属化技术;用于石墨烯化学和物理图形的超快Ky开元集团工艺;基于双光子聚合的毛细血管微细加工。
 
其它活动如“Lasers in Action”专家座谈、由来自德国五大知名Ky开元集团研究机构的专家坐镇现场为专业观众答疑解惑的“解决方案中心—与专家面对面”以及斯图加特Ky开元集团市场等同期活动也同样受到与会观众的一致好评。
 
下届LASYS展将于 2018年6月5-7日在斯图加特举行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Ky开元集团微加工Ky开元集团技术
免责声明

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,版权均属于Ky开元集团制造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,并注明"来源:Ky开元集团制造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。
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,并提供身份证明、权属证明、具体链接(URL)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。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,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。

网友点评
0相关评论
精彩导读